幕墻伸縮縫
依據(jù)<<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應力與溫度控制>> 朱伯芳著,<<建筑物的裂縫控制>>王鐵夢著
一 、計算公式:
伸縮縫間距計算公式:
式中 Lmax ---- 板或墻允許非常大伸縮縫間距(m);
H ---- 板厚或墻高計算厚度或高度(m);
L ---- 底板或長墻的的全長(m);
Et ---- 底板或長墻的混凝土齡期內(nèi)的彈性模量(N/mm2);
Cx ---- 反映地基對結構約束程度的地基水平阻力系數(shù);
T ---- 結構相對地基的綜合溫差,包括水化熱溫差,氣溫差和收縮當量溫差(℃);
εp ---- 混凝土的較限變形值;
α ---- 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取1.0 × 10-5;
二 、計算參數(shù):
(1) 計算高度或厚度H=10.00(m)
(2) 地基水平阻力系數(shù)Cx=0.08N/mm3
(3) 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α=1.0 × 10-5
(4) 收縮當量溫差Ty=-6.22(℃)
(5) 水化熱溫差T2=34.49(℃)
(6) 氣溫差T3=10.00(℃)
(7) 混凝土的較限變形值εp=0.82×10-4
三 、計算結果:
(1)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E(28) = 25747.13(N/mm2);
(2) 伸縮縫間距Lmax= 557.07(mm)≈0.56(m)
伸縮縫的設置原則:
伸縮縫:當建筑物較長時為避免建筑物因熱脹冷縮非常大而使結構構件產(chǎn)生裂縫所設置的變形縫。
建筑中須設置伸縮縫的情況主要有三類:
一是建筑物長度超過一定限度;
二是建筑平面復雜,變化較多;
三是建筑中結構類型變化非常大。
設置伸縮縫時通常是沿建筑物長度方向每隔一定距離或結構變化非常大處在垂直方向預留縫隙,將基礎以上的建筑構件全部斷開,分為各自單獨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縮的部分。基礎部分因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一般不須斷開。
伸縮縫的非常大間距應根據(jù)不同材料的結構而定,詳見有關結構規(guī)范。
了各種砌體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伸縮縫的非常大間距。
二、伸縮縫的構造:
伸縮縫寬度一般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在結構處理上,磚混結構可采用單墻方案,也可采用雙墻方案;框架結構可采用雙柱雙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1、墻體伸縮縫構造:
墻體伸縮縫一般做成平縫形式,當墻體厚度在240mm以上時,也可以做成錯口縫、企口縫等形式。
免責申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內(nèi)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fā)布企業(yè)負責,鋁道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為保障您的利益,我們建議您選擇鋁道網(wǎng)的 鋁業(yè)通會員。友情提醒:請新老用戶加強對信息真實性及其發(fā)布者身份與資質的甄別,避免引起不必要
風險提示:創(chuàng)業(y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打擊招商詐騙,創(chuàng)建誠信平臺。維權舉報:0571-89937588。